首页

黄金调教小说

时间:2025-05-29 15:47:31 作者:广西侗寨荷韵引游人 浏览量:281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

  我国不断推进现代化水网建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阳春三月,在京杭大运河河北沧州中心城区段,水面波光粼粼,游船穿梭其间。眼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京杭大运河补水任务刚刚完成,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曾经干涸的河段如今焕发新生。

  河北省沧州市市民 朱国斌:前些年大运河没水,经常没水,杂草丛生。现在,建得特别好,有水了,居民们都觉得特别好。

  如今,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中、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为骨干的国家水网建设,正在让更多的江河相连相通,逐步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十年来,他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在考察南水北调工程时,他提出要准确把握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在考察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时,他提出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 张祥伟: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年来,统筹推进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和各层级水网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家水网的加快建设,将在更大范围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水利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其中,2022年以来新建设的大型引调水工程和灌区,将新增供水能力190.7亿立方米,相当于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能力的2倍。

  如今,一张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现代化国家水网正在加快建设。

  今年,我国将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在江苏淮安、盐城,全长162.3公里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多点同时开工,加速建设;在海河流域、松辽流域,全面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重建任务。

  今年,我国在加快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的同时,还将推动省、市、县级水网规划建设,打通国家水网“最后一公里”。目前,在省级水网先导区山东临沂双堠水库等一大批调蓄水工程正加快建设。

  山东省水利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王佳甜:到“十四五”末,全省(将)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5级及以上河湖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国家水网智慧化建设。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距离出口段施工隧洞200米的地方,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正运用科技力量为水利工程建设赋能。这里的数字孪生智能指挥系统,能够提前预警、预判可能遇到的围岩异常变化、突泥涌水等情况,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高效。

  如今,像这样的数字孪生系统建设,已经相继在七大流域开展。今年,我国还将推进第一批国家水网重要节点工程数字化改造,初步构建省级数字孪生水网平台,让水利数据流动起来,实现共建共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赵勇:建设国家水网是一项全新的重大水利实践,面临一系列科技挑战。接下来,我们要以水利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建设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丽娟 凯博 李洁 建启)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强监管来袭:国信证券18天收两份警示函,券商密集接罚单

钱骏平表示,这部歌剧的音乐非常丰富,既能听到中国的旋律,也能听见西方的音乐风格,中西乐器的配合也非常和谐。他认为,“这部剧会是越听越觉得好听的剧。对我来说,歌剧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要有所谓好听的唱段,最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出戏剧张力。”

百余博物馆“掌门人”聚杭州 建言博物馆创新发展

中国提供了可行的“中国方案”,将多种遗产类型置于整体视角考虑,强调文化遗迹和自然生态的景观互动、人的核心作用、预防性保护、民众参与保护的重要路径,以进一步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整体的人类遗产”的普遍意义,实现遗产保护进程中人与遗产的互动、共生。这可以看作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抓手。

【光明论坛】让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部分省(市)级民盟、民进组织负责同志,知名校长、教师,市、县(市、区)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受帮扶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英国华侨华人庆祝“华文教师节”二十四周年

泰国暹罗大学副校长张力认为,妈祖文化作为泰中交流的重要纽带,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价值,更彰显了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他说,妈祖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慈爱、包容、和平”的核心理念,这与泰中两国人民之间经济交流、商业合作中长期倡导的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高度契合。这种深厚的民间文化联系为两国之间的各方面的交往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巩固了中泰一家亲的关系。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中意如何找到双边关系稳定发展的规律和道路至关重要。”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两国在重要时间节点传递出积极合作声音,将为面向下一个20年的中意关系打下重要基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